從業務經驗而言,很多客戶會問:
「營運到什麼階段才應該導入17FIT系統呢?」
「我才剛開始營運、規模很小,是不是等到生意穩定一點再導入?」
我們會說,營運前就該導入。但這並不是為了衝業績才這麼說。為什麼是營運前就應該要導入系統?主要是三個原因:
1. 更快獲利、更快規模化
2. 避免轉型成本
3. 最低每天不到60元
▌更快獲利、更快規模化
假設大家的服務內容和品質都是水準相當的情況下,當您在營運上有17FIT的數位工具協助時,您在正式開幕營運前,就能進行每天24小時無間斷的線上預售,並透過觀察銷售狀況、快速調整銷售策略,線上行銷、線上成交。
如果預售的成效很好,是不是就吃了一顆定心丸,股東是不是就能心安?接著,您就能做進階的營收預測、規劃下一階段的銷售計畫!根據17FIT的數據分析,有效使用系統的客戶,通常一年以後就能準備擴大營業。
反觀,沒有導入17FIT軟體服務的場館,通常是土法煉鋼的「紙筆+對話經營法」。在營業時間請工讀生發傳單、讓消費者現場排隊,再出動大批人力消化;填Google表單給ATM轉帳號碼、請行政助理協助對帳、確認名額、再決定要不要加碼、再擬訂不大精準的銷售計劃。
親愛的,當您每一步行動都比別人慢三天,您可能就比競爭對手慢三年獲利,而且更有可能的是您根本撐不到三年!
▌避免轉型成本
做什麼生意都有人成功。但一門生意究竟能不能成功,重點在於團隊的組成。到了2020年後,數位營運不再是趨勢,而是現實。當您的團隊不善於、甚至不會使用數位營運,很可能就會導致您的生意失敗。
那麼,數位轉型成本從何而來呢?
使用傳統的營運方式,代表不需要招募具有數位營運能力的人才,或者企業主打算讓這些人才「轉型」成數位營運人才。當企業內部充斥著習慣傳統模式營運的夥伴時,企業便是傳統的營運流程、強烈的保守意識和價值觀,組織內部的小團體可能形成兩股敵對勢力,甚至聯合消費者來一起阻擋企業進行數位轉型。
此時,除非企業主有堅定的意志,要實施數位營運的政策,不然有很高的機會會轉型失敗。而這其中的來回拉扯、內外部溝通、轉型期的教育訓練,包含長期的時間和費用的付出、客戶流失,就是轉型成本。
但是,企業要永續經營,持續轉型仍然是必須要付出的成本,數位轉型只是長期發展的其中一項關鍵。
既然勢在必行,那何不盡量降低轉型成本呢?
▌最低每天不到60元
是的,就是這麼便宜!平均下來,最低每天只要一杯紅茶拿鐵的價格,就能擁有相當完整、全年無休的數位營運工具,包含客戶管理、POS結帳、基礎財報、線上銷售和線上預約功能,通通都包了!還有什麼工具比17FIT更划算?還有甚麼好猶豫的呢?
所以,想快速獲利、迅速規模化發展,導入17FIT軟體服務助您一臂之力當然是絕對必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