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編直擊報導!運動場館經營實戰指南【法律場活動】

2020年已經悄悄進入尾聲,但也正是許多場館店家們,開始著手規劃下一年度經營方向的最佳時刻!

在十一月二十四日,17FIT今年最後場次(法律場),我們邀請到了健身場館業首屈一指的法律顧問,袁裕倫律師,一起和正處於不同經營階段的業者、教練們,共同交流在這個運動商機日益蓬勃、競爭激烈的時代,究竟該如何抓住數位化趨勢?而他們開業時又該注意哪些法律規範,避免落入經營風險?

早在講座開始幾個禮拜前,17FIT活動報名人數就已經爆滿,收到了上百位業者的報名表單,背景從未開業正在規劃品牌、開業不久,到已經有了數家連鎖的場館都在其中。我們很感謝大家的熱烈支持!也讓17FIT團隊知道明年要更努力規劃更多場次呢(鞠躬)。

在講座當天,7編們隨機採訪了幾位早早就入席的夥伴,發現儘管每個人背景不同,甚至也得知有其他業者從宜蘭、新竹、甚至遠至高雄前來,但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想更瞭解健身業經營趨勢與相關法律。「之前都沒有看過有特別針對健身經營的課程,但這又是需要的知識。」他們熱情跟我們說道。

圖文:在講座開始前,我們先與台下的業者們聊聊天互動!

在上半場的「運動場館營運及管理趨勢」,17FIT共同創辦人Felicia分享,在這個最適合創業開館的時代,場館經營是逐漸往「微型化、線上化、科技化」的方向前進。

微型化使場館能「佔地為王,地不用大」;線上化則是指在開業之前,場館需更重視數位行銷與社群經營,在開業後,針對導新客、留舊客,經營者則更需要有一套縝密的策略規劃。

而科技化的精神,在於好的教練、課程往往需要大量時間的累積,才能發酵、被證明,科技的效用便是在於縮短這段時間,提高效率。

在下半場的「運動場館應注意的法規問題」,袁律師也帶來了豐富的從業心得,從場館選址、如何訂定消費者定型化契約,到員工勞動契約及工作規則訂定,袁律師不藏私的結合實務案例,細數業者可能需要考量的種種面向。

例如業者在選址、租屋之前,要同時關注「分區使用規則、使用執照變更、室內裝修需可」,避免遭遇拆除、改建的風險,另除了租金外,業者也須評估裝修背後需要花費的成本。有趣的是,場館相關法律的嚴苛,在某些時刻引發了共感,引起台下一陣笑。

圖文:大家認真做著筆記,想盡可能把講師重點記錄下來。

而在消費者定型化契約上,袁律師強調,建議場館要擬定一個專屬自己的定型化契約,因使用網路上其他場館的契約,未必會符合你的需求;另外,擬定時要參考行政院的「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,達到費用明確化、退費條件清晰等要求。

到了尾聲的諮詢、交流時間,雖然每個人是剛渡過兩小時馬不停蹄的講座接力,還是有很多夥伴踴躍舉手發問,像是詢問場館點數設計的問題﹑建議申請為健身服務業還是運動訓練班,或是為避免需申請履約保證,自動支付可以帶來哪些幫助等等事宜。

即使講座結束,仍也有許多業者前去詢問Felicia與袁律師。

17FIT感到榮幸的是,在會後的講座回饋中,有超過九成的業者滿意此次的講座內容,也留言「希望多辦相關講座」、「內容實用,希望時間可以延長」、「讓我更瞭解經營運動場館的相關作業」等等的好評回饋。

我們希望17FIT舉辦的講座,是會帶給業者實質的幫助的。為了讓大家可以回味場館趨勢與法律知識,後續7編將會更詳細地整理幫大家做的筆記,內容也會化成更審慎的文章,請大家拭目以待!

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剛好錯過了17FIT今年度的「運動場館經營實戰指南」法律場、財務場,別擔心!你也可以直接與17FIT諮詢相關內容,我們將會請專人與您聯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