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BioFit倒閉,看健身房常見的六大倒閉原因

本文作者:17FIT 共同創辦人 Felicia

主打EMS訓練的智慧健身品牌BioFit,在大打促銷和優惠活動後,無預期惡性倒閉,負責人下落不明,至今尚未出面釐清倒閉原因。究竟公司是出了什麼管理問題?而健身房到底為什麼會倒閉?

17FIT以協助、觀察健身房營運的多年經驗,重點式的分析健身房會倒閉的六大原因,給對健身房營運、管理、投資,有興趣的您參考!

另外,我們也有從消費者端,提出購買課程前要注意哪五點

第一名:錯估營運預備金

健康倒閉原因:錯估營運預備金

開一間健身房到底要準備多少錢?前期的資本投入(租金、裝潢、器材設備、軟體服務),開業後的營運資金需求(人事成本、行銷費、雜支、回收期)你算準了嗎?

這個問題其實是大哉問。事實上,具體需要的費用和場地坪數、銷售方案規劃、營運策略、租金都有關係,不可一概而論。但若預估投資需要一年才能回本,那保守而言,在可順利達成銷售目標的情況下,至少該準備一年半的營運資金。展店的邏輯也是如此,切忌挖東牆補西牆(拿賺錢的健身房,去補賠錢的健身房),計算不清楚、預備資金不足,都可能讓您面臨立即性的倒閉危機。

第二名:搞不清楚預收和認列 (其實並列第一名)

17FIT營運顧問在介紹17FIT健身房營運軟體服務時,一定會拿出來談的,就是預收和認列報表,但什麼是預收、什麼是認列,還是有一堆經營者「看的懂中文,但不了解意思」。

其實,預收就是還沒有實現的收入,認列就是已經實現的收入。簡單而言,假設消費者不是一次性的消費,而是買了方案組合(ex: 10堂課程5000元),那5000元就是所謂的預收款。當消費者預約使用了一次課程時,實現的收入就是500元(5000元除10次,每次價值500元)。所以,在消費者把10次課程都使用完成之前,你的實際收入不能包含未實現的部分。以前面的例子來說,假設消費者只上了一次課,你先收了十堂課的5000元,但其實真正的收入只有500元。

不幸的是,大多數的經營管理者都缺乏這個觀念,或者無視這個觀念的重要性,把預收的錢都花光了,還能不倒嗎?

第三名:人事成本太高

一間店該請多少員工?要用線上營運管理軟體(評估系統比較文)還是人工操作?在日常生活的一切都已經高度科技化的今時今日,還是有非常多健身房經營者傾向聘僱一堆PT(Part – Time)人員、在銷售流程裡面加「銷售顧問」、「會籍顧問」、「業務」、「設備穿戴秘書」這樣的角色來「提高成本、降低利潤」。

小小的店、多多的人,但都是員工,不是消費者,能不倒嗎?

第四名:租金過高

健康倒閉原因:租金過高

開店選址,真的是極端重要的事,因為租金就是健身房營運的絕對必要成本。好的地點能幫您帶來源源不絕的人潮,甚至幫您省去一些行銷廣告費。但好的地點,租金通常也高。

租金高,成本回收就慢,財務預測就要更精準,儲備的營運資金就要更多。在租金高、課程產品和銷售方案又還需要調整、適應附近客群的情況下,營收如果沒有隨著計劃跟上,預收的錢都拿去繳房租,一樣得落到收拾書包回家去的窘境。

第五名:行銷預算過高

17FIT營運顧問在實務上還有面對極端的兩種客戶。第一種是:不知道什麼是行銷,也不願意多花任何行銷費的客戶。另一種是:好大喜功,喜歡受萬人朝拜大撒錢投放廣告、媒體採買的客戶。

一般而言,後者比前者死得快。前者在課程、服務產品還有競爭力的情況下,還有可能靠口碑活下來。後者是一陣煙火,瞬間絢爛(自己看得爽),但完全沒有關注行銷轉換率(投入的行銷預算,有沒有在短、中、長期轉成付費客戶),就把營運資金給噴光了。

第六名:自己開發營運系統

想喝牛奶不用自己養牛,道理大家都懂,但還是有人不信邪。近年來,還是持續有健身房經營者想要自創獨門功夫、自創門派,找不專業(不了解健身產業)的資訊公司來「客製、整合」營運軟體服務,搞到最後,客製的系統狀況百出、還要資遣開發團隊、沒錢做健身房行銷。

親愛的,把時間精力放在您的專業上吧!開健身房的目標是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參與您的團體課程、私人教練服務、健身房設備使用,不是嗎?

最後,大家最想問的還是:健身房經營這麼容易倒閉,我還能投資健身房嗎?

親愛的,新創公司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%,而存活下來的10%中,又有90%會在五年內倒閉。今天開早餐店、飲料店都有可能倒,所以健身房當然也有可能倒,重點是會不會經營!

灣的健身會員數才佔總人口的4%,少說也還有3至5倍的成長空間,有正確的經營管理觀念,就能立於不敗之地,不論您的專業是管理健身房、還是投資健身房,仍然有大好前景,但開業後的財務管理絕對必須謹慎小心、使用適當的健身房軟體服務,花時間了解、關注財務報表,才能獲得勝利!